- 刘承婷;王璐娜;陈康健;杨心茹;
解决天然气气井积液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超音速喷管雾化原理进行排水采气。通过在喉部与扩张管之间连接一个进水管,建立一种新型的超音速喷管模型——拉瓦尔Ⅱ喷管模型,该模型让气体和液体从不同的流动路径流入并在喉部尾部相遇,从而达到气相携带液相举升至地面的效果。同时,通过探究入水管尺寸和入水管流速对拉瓦尔Ⅱ喷管雾化能力的影响,以便对超音速喷管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超音速喷管的雾化能力。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在入水管直径为0.5~1.1 mm范围内,雾滴颗粒平均直径随着入水管直径的减小而明显减小,雾化效果越好;在入水管流速为0.8~1.4 m·s~(-1)时,雾滴颗粒平均直径随着入水管流速的减小而明显减小,雾化效果越好;当入水管直径和入水管流速过小或过大时,对雾滴颗粒平均直径的影响波动较稳定。
2025年11期 v.43;No.324 1577-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0 ] - 任静;易有权;何杰;吴雨风;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史家畔地区延长组主力产油层长6段致密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对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影响,基于高压压汞试验结合分形理论,表征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并结合氦气物性测试、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含油性分析等揭示长6段致密油储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史家畔地区长6段致密砂岩孔隙以矿物溶孔、残余粒间孔为主,发育低门槛压力-微喉型、中门槛压力-微细喉型及高门槛压力-微喉型等3类孔隙结构,整体表现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特征。(2)孔隙分形特征明显,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是影响致密砂岩物性和渗流特征的主要因素。大孔(孔隙半径>1μm)仅在孔隙度大于8%的样品中发育,是长6段致密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中孔(孔隙半径为0.02~1μm)和小孔(孔隙半径<20 nm)是限制致密油流体致使孔隙滞留、富集致密砂岩油的主要因素。(3)长6段致密砂岩油的挖潜应关注中~高孔孔隙度(孔隙度>8%)、且中~小孔发育的储集砂体。
2025年11期 v.43;No.324 1583-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0 ] - 米章鹏;张常亮;王中文;李聪;李同录;
为研究植物根系对非饱和黄土水力特性及其降雨入渗规律的影响,以含灌木类植物柠条根系的重塑黄土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法测定了三种含根系土样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基质吸力,并采用Fredlund&Xing(FX)模型拟合土水特征曲线及非饱和渗透系数曲线,揭示了含植物根系黄土的非饱和水力特性。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含根系黄土降雨入渗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根系显著改变了土体的土水特性及渗透特性,尤其在低基质吸力区段,根系的存在使渗透系数明显增大。降雨入渗模拟结果显示,含根系土体模型的模拟结果较裸土模型更接近实际观测数据。此外,植物根系对土体水分分布也产生影响,根系存在处及其与裸土的过渡区出现水分沉积,导致含水率峰值现象,该现象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
2025年11期 v.43;No.324 1593-1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 黄玮;陈还虚;刘君;吴晨阳;万阳;李鹏;
为了揭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区广泛发育的缓倾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形成机制,以南湾组滑坡为例,基于现场勘察结果,借助自制的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分析了降雨过程中缓倾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率和变形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型滑坡的变形模式和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缓倾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变形模式是前拉后挤型,总体表现为牵引式滑坡;(2)黄土较差的工程性质和前缘陡坎是缓倾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发育和复活的决定性因素,降雨是其主要的诱发因素;(3)该类型滑坡的滑动过程可概括为:前缘陡坎处细小裂缝形成—冲沟发育—前缘滑塌—中部拉裂缝形成与扩展—后缘裂缝发育。该研究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广泛发育的缓倾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风险管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年11期 v.43;No.324 1602-1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0 ]